无线充电技术的四种方式和两种标准
四种方式
-
电磁感应式
- 原理:类似于变压器的原理,发送端(如充电基座)产生一定频率的交流电,通过电磁感应在接收端(如手机)的线圈中产生电流,从而将能量从传输端转移到接收端。
- 优点:电路结构简单、效率高、成本低。
- 缺点:传输距离短,容量受位置偏离的影响较大。
- 应用:市场主流的无线充电方式,广泛应用于手机、电动牙刷等产品的无线充电。
-
磁场共振式
- 原理:由能量发送装置和能量接收装置组成,当两个装置调整到相同频率时,它们就可以交换彼此的能量。
- 优点:相比电磁感应式,可以延长传输距离,并且无需使线圈间的位置完全吻合。
- 缺点:目前该技术尚未完全商用化,且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。
- 应用:虽然尚未广泛商用,但具有潜力应用于电动汽车等需要远距离大功率充电的场景。
-
无线电波式
- 原理:利用微波等无线电波进行能量传输。发送端导体中电流强度的变化会产生无线电波,当接收端接收到无线电波时,由于电波引起的电磁场变化会产生谐振效应,从而在接收端导体中产生电流,实现电能传输。
- 优点:传输距离较长。
- 缺点:效率相对较低,易受干扰,转换效率低,充电时间长。
- 应用:通常用于特定场景,如卫星太阳能电站向地面设施供电。
-
电场耦合式
- 原理:送电侧与受电侧分别连接电极,形成电容器,通过高频传输功率。
- 优点:不易受到位置偏移的影响。
- 缺点:产生高电压的变压器厚度会变大,且存在体积大、功率小等问题。
- 应用:目前尚未广泛应用,但具有潜力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发挥优势。
两种标准
-
Qi标准
- 发起机构:无线充电联盟(WPC)。
- 特点: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进行输电,转换率高,手机充电的效率能达到80%以上。但受到功率的限制,较难实现快充,且充电距离较短,需要对准充电发射面板才能准确充电。
- 应用:目前应用极广泛、技术极成熟的无线充电标准。市场上主流的内置无线充电的手机,如三星S6、谷歌系列手机与平板等,都支持Qi标准。
-
AirFuel标准
- 发起机构:由A4WP与PMA在2015年合并推出。
- 特点:采用磁共振无线充电技术,拥有更远的充电距离和更大的充电面积,无需线圈之间完全吻合,能够做到随放随充。但充电效率较低。
- 应用:虽然目前尚未有主流手机应用该标准,但具有潜力在某些特定场景下发挥优势。
综上所述,无线充电技术的四种方式和两种标准各有优缺点,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。在选择无线充电产品时,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场景进行选择。
上一篇: 钕铁硼磁铁在什么情况下会失去磁性?
下一篇: 关于钕铁硼磁铁应用在喇叭磁铁工作原理?